27岁女子被介绍50岁对象,别只盯着相亲者的“择偶标准”

Connor bitop交易所 2025-10-27 1 0

极目新闻评论员 吴双建

邱女士27岁,她交给婚介机构6万元,要求年龄差在10岁以内,好看一点,在杭州本地有房有车工作稳定。结果婚介机构安排了四五十岁的相亲对象跟她见面……近日,婚介机构回应,年轻一点年收入200多万元的男士要求可能相对较高,年龄大一点的没有过多要求,机构得讲一个“匹配度”。(据10月26日1818黄金眼报道)

27岁女子被介绍50岁对象,别只盯着相亲者的“择偶标准”

相关视频截图

不得不承认,邱女士的择偶标准有点高,要想找到符合自己期望值的伴侣有一定难度。问题就在,哪怕她自己的判断有问题,难道婚介机构办了这么多年,不知道她找对象的概率吗?说实话,如果机构诚信经营,真心为客户牵红线,要么劝邱女士降低要求,要么就拒单。

6万元的费用,或者让婚介机构难以拒绝。另一方面,一些相亲者也误认为,只要舍得花大价钱,就能在婚介机构优先匹配优质资源,得到工作人员尽心尽力的服务,最终能梦想成真。哪知道,“相亲条件”可能恰恰就是“坑”。毕竟,相亲市场择偶的标准大抵就在那里,在婚恋自由的前提下,婚介机构也无法左右他人的选择。

27岁女子被介绍50岁对象,别只盯着相亲者的“择偶标准”

相关视频截图

展开全文

回到这个具体案例上,婚介机构的违约行为显而易见。合同中,邱女士明确要求对象年龄在10岁以内,为何要介绍50岁的男性?我们注意到,一些婚介机构的收费,并不以客户找到合适的对象为止,而是由安排相亲的次数来决定。这无疑又是一个坑。

这就导致一些婚介机构甚至找婚托来伪装成客户,事后再以不合适来推脱。当约定的相亲次数一旦完成,双方的合同就终止了。

当前婚介行业有点乱。2024年12月人民日报报道,不少婚姻中介并不在意用户能否找到合适的对象,只想利用消费者急于脱单的心理,设计好聊天、签约、收费的固定套路,赚取不菲的“服务费”。

27岁女子被介绍50岁对象,别只盯着相亲者的“择偶标准”

相关视频截图

中消协今年9月表示,近年来婚恋服务纠纷呈上升趋势,一些婚介机构将婚恋服务变成了情感消费陷阱,存在“营销不规范”“服务货不对板”“退款难、违约金高”等问题。

就像报道中的邱女士,被机构逼着去见不符合自己要求的相亲者,答案可能就在这里。对此,网友要看到机构的套路,而不是盯着他人的择偶标准上。

婚介机构的宗旨是为了给客户“脱单”。如果是为“服务费”而服务,脱离了客户的初衷,那必然会危及行业本身的良性发展。同时,这也提醒监管部门积极为消费者维权,依法处理行业各种违法违规问题。

另外,消费者要知道交钱前婚介机构的嘴有多甜,就要想到事后维权有多难。不妨在合同中明确服务标准,如果对方违约就及时投诉维权。

(来源:极目新闻)

评论